杭州远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绿色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赟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美仪自动化有限公司

杭州中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乐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正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莱默尔(浙江)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得力纺织有限公司

杭州东城信息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奔明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先创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双峰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杭州小马驹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上一环保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

杭州先菲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南德电气有限公司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友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联核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蕴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霆嘉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海拓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塔西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中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浙大易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恒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开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萧山区纺织印染行业协会

浙江中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高士达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益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新瑞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心

杭州达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三拓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华仑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天成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天瑞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天宇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

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三元纺织有限公司

杭州钱江印染化工有限公司

杭州汇维仕永盛染整有限公司

浙江智兴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钱江印染化工有限公司

杭州汇维仕永盛染整有限公司

浙江智兴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浩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圣山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中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
电 话:0571-87039794 28807660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138号2号楼东5楼502室
网 址:www.zjyr.net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培育建设数字工厂试行方案的通知

2022-03-24浙经信数经〔2022〕57号
 各市、县(市、区)经信局,省级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积极探索数字工厂培育建设,打造引领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新标杆,我厅研究制订了《浙江省培育建设数字工厂试行方案》,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数字工厂培育建设工作,做强做优做大数字产业,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2315

浙江省培育建设数字工厂试行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系统产业大脑信息业分区建设,探索数字工厂培育建设,打造引领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新标杆,强化对未来工厂、未来农场、未来实验室和未来市场的创新赋能,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奋力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特制定本试行方案。

一、主要目标

面向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算法算力等作为关键战略资产,以高质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为目标,从2022年起,每年探索认定10家左右、试点培育30家左右数字工厂,示范引领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赋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成为全球数字变革高地建设和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展示窗口。

二、建设要素

数字工厂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使能技术,以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数据价值创造、数字生态营造等为核心业务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引领数字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化新型组织。基本建设要素参考如下:

(一)基础实力。推动企业运营效率逐步优化,行业竞争力稳步提升,营收规模、利润率、生产效率等指标向好,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企业核心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迭代升级,进一步抢占市场,擦亮企业品牌,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用户忠诚度,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浙江制造精品等荣誉。

(二)数字创新。坚持数字创新作为首位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研发人员、高学历人员、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科技型领军人才引进,提升科研队伍素养,增强企业研发实力。建立完善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探索新兴颠覆性技术,形成一批专利、标准,实现核心技术和产品安全可控,积极申报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创新类重大专项,以及首台(套)产品等。

(三)数字管理。引导企业应用云服务器、云存储、云数据库、云安全等,推动基础资源云化,建立高效集成的数字资源体系,开展基于云原生的敏捷开发和快速服务。通过建立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和业务总线等,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全流程数字化、规范化,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实现企业数据协同、组织协同、业务协同。构建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的数据存储与网络防护技术体系,实现基础设施云化、全业务数字化和信息安全保障。

(四)数字生态。建立大数据平台或行业共性技术平台,积极整合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横向领域的创新资源,组织行业上下游开展协同研发攻关,推动供需匹配,加速数字化应用,优化数字创新资源要素配置。结合应用场景,加强产业大脑能力开放中心知识组件、技术组件、应用组件调用,提升对产业大脑组件、数据资源等的贡献。积极参与建设虚拟组织、开源社区、虚拟产业集群等数字开源开放空间和共同体,不断提升行业生态引领力。

(五)数字赋能。聚焦产业数字化和社会数字化等领域,运用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赋能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重塑产业发展生态。积极带动全民就业,消除“数字鸿沟”、增强“数字红利”、实现“数字共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同时,结合业务开展,拓展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赋能应用场景,推广一批商业模式成熟的赋能案例,强化示范标杆效应。

三、建设路径及措施

(一)加强建设指引。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省实际,聚焦基础实力、数字创新、数字管理、数字生态、数字赋能等方面,制定数字工厂建设要素,为数字工厂培育创建提供参考依据。

(二)遴选入库工厂。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以及数字安防、高端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智能计算等标志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开展数字工厂建设试点工作,每年遴选一批试点培育的数字工厂入库名单。

(三)开展成效评估。根据入库培育对象建设情况,由省经信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成效评估,每年确定并公布一批数字工厂名单,形成“认定、试点培育”的梯度培育体系。

(四)开展宣传推广。发挥数字工厂标杆引领作用,及时总结企业创建和地方培育的经验成效,结合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数字经济大会等,加强数字工厂以及相关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加强数字工厂在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扶持。

(五)强化政策保障。加强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对数字工厂建设的激励与支持,加大融资对接服务和要素保障力度,支持数字工厂构建数字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大脑信息业分区建设,加强数字工厂建设的动态服务和监测水平,引导带动企业、行业和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增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附件:

http://jxt.zj.gov.cn/module/jslib/icons/word.png浙江省数字工厂建设参考要素指标(试行).doc

 

浙江省数字工厂建设参考要素指标(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基础实力

规模效益

1.企业上一年营业收入规模超8亿,或营业收入超2亿且近三年年均增速超20%

2.营业收入利润率在7%以上;

3.亩均税收在30万元/亩以上。

市场占有率

企业核心产品、解决方案或服务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球前十或全国前五,并充分参与国际竞争。

品牌影响力

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用户忠诚度较高,获得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浙江制造精品等荣誉。

企业信用

企业公共信用等级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数字创新

研发强度

1.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

2.近三年研发费用保持增长。

人员素养

1.研发人员占全部职工数量比例不低于15%

2.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占比超50%,制造类企业占比不低于15%

3.拥有省级以上认定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

技术可控

1.拥有行业关键环节突破性技术或首创技术;

2.企业开发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进入信创相关目录,内部系统应用部署符合安全可控要求。

3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可实现国产替代。

创新绩效

1.近三年承担过省级以上创新类重大专项;

2.近三年获得过国家或省级科学技术奖;

3.近三年取得过首台(套)产品认定。

知识产权

1.企业拥有涉数字产业领域有效发明专利20件以上,或拥有软件著作权100件以上;

2.牵头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项以上。

数字管理

基础设施云化

1.企业通过公有、私有、混合云等形式,应用云服务器、云存储、云数据库、云安全等;

2.开展基于云原生的应用开发,实现业务云化供给;

3.近三年列入省级上云标杆或云上企业或行业云应用示范平台等。

全业务数字化

1.通过构建企业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和业务总线等方式,推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全流程数字化规范化,实现数据协同、组织协同、业务协同,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业务智能决策;

2.近三年列入省级以上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名单等。

网络安全保障

1.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建立完善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等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规范;

2.构建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的数据存储与网络防护技术体系,符合国家网络安全等保要求。

数字生态

开放平台建设

1.具有开放性的大数据平台或行业共性技术平台或工程研究中心等;

2.平台的活跃开发者数量、集成的应用和解决方案服务数量均超过100个。

资源整合能力

1.牵头建立了行业上下游创新联合体或共同体,组织开展协同研发攻关,加速数字化应用。

2.平台社区具备在资金、人才、市场等横向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能力。

开源生态

1.参与产业大脑能力中心生态建设,在能力组件、数据资源供给上贡献度较大。

2.积极应用产业大脑能力中心组件和资源,在推动自身数字业务和组件迭代升级上取得显著成效。

3.参与开源生态建设,在开源社区的贡献度位居前列,在国内外具有显著影响力。

数字赋能

产业数字化

1.近三年服务案例数量超100个;

2.部分案例在数字赋能产业提质增效方面成效显著。

社会数字化

1.在促进社会进步、带动就业、助力共同富裕和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成效明显,部分应用案例成效显著;

2.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到位,定期发布报告;

可复制可推广

1.有大量较为成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可适配于3个以上大类行业或社会领域;

2.部分解决方案近三年入选省级以上优秀解决方案集。

标杆示范效应

有一批应用企业或场景的案例入选国家级、省级相关试点示范或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上一页关于推荐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的通知
下一页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培育建设数字工厂试行方案的通知

版权所有: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   浙ICP备06054880号
电话:0571-87039794 2880766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138号2号楼东5楼5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