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远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绿色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赟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美仪自动化有限公司

杭州中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乐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正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莱默尔(浙江)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得力纺织有限公司

杭州东城信息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奔明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先创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双峰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杭州小马驹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上一环保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

杭州先菲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南德电气有限公司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友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联核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蕴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霆嘉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海拓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塔西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中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浙大易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恒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开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萧山区纺织印染行业协会

浙江中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高士达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益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新瑞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心

杭州达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三拓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华仑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天成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天瑞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天宇印染有限公司

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

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三元纺织有限公司

杭州钱江印染化工有限公司

杭州汇维仕永盛染整有限公司

浙江智兴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钱江印染化工有限公司

杭州汇维仕永盛染整有限公司

浙江智兴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浩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圣山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中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
电 话:0571-87039794 28807660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138号2号楼东5楼502室
网 址:www.zjyr.net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浙江省2021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要点

2021-04-29浙江经信(供稿 | 产业转型升级处)
 浙江省2021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要点

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现场推进会等精神,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省转升办于近日印发《2021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要点》。

 

 

 

重点任务

01聚焦智能化技术 改造推进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针对传统制造业关键工序自动化、数字化改造需求,支持企业开展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改造。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建设未来工厂、智能工厂,带动产业链企业协同推进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改造。推动中小企业部署应用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模组系统,推进智能工段、智能产线、数字化车间建设,提升核心装备和关键工序数字化水平,为全省构建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体系夯实基础。大力培育发展工业信息工程服务商,推动重点行业、规上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诊断。积极推广“犀牛制造”“SHEIN快时尚”“宏华数码喷印”等新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基于“柔性快反供应链”的时尚产业、经典产业转变。力争全年实施3000项左右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新增1万台以上工业机器人,新建设50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5家左右未来工厂。

  02聚焦服务型制造 推进培育一批智能产品和示范企业

以家电、电气、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等行业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导向,加强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物联网芯片等技术在产品中的集成应用,开发具有识别能力、自我分析和判断决策能力的智能产品,通过数字赋能推动传统产品迭代升级。实施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省级工业设计基地、设计小镇建设。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产品、系统、工艺流程和服务领域的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面向行业上下游开展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培育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力争全年新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0家左右,新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50家,在智能装备、智能生活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

03聚焦产业大脑建设  推进开展一批区域试点

围绕形成“一行业一大脑”建设目标,以化工行业为试点,面向智能家居、生物医药、纺织印染、低压电气等优势行业和重点区域,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模式,面向全省、分行业推进产业大脑建设,推进政府端数据与企业端数据互通共享。加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加快建设一批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supET平台通过开源模式,吸引更多龙头企业、服务商加入“1+N”平台体系,开发一批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运维管理等流程的基础共性、行业通用工业APP。统筹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引导企业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业务系统云化迁移。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健全“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模式,探索建设一批数字化共享车间、工厂。力争全年启动一批行业大脑建设试点,新创建5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集成3.5万款以上工业APP。

04聚焦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一批工业全域治理试点改革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以亩均效益为导向,协同推进工业全域治理改革试点,大力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有机更新、低效企业改造提升,推进开发区(园区)、小微企业园等各类工业园区提质增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积极鼓励企业零地技改,扶持“有意愿、有市场、有技术、有前景”的企业就地“长高长壮”。加快推进产业低碳转型,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碳行业新增产能。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重点行业节能节水低碳技术改造,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等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创建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力争全年启动工业全域治理改革试点20个以上,完成5000家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实施1000个工业废气治理项目,新创建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

 

05聚焦产业生态优化  推进培育一批特色优势集群

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升级行动,完善“一集群一机构”的发展促进体系,积极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以家电家具、低压电气、五金制品、汽车零部件、鞋服等领域为重点,加快建立完善“名品+名企+名产业+名产地”集群提升机制,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强化平台支撑,优化完善制造业星级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扩大全省制造类开发区(园区)星级评价范围,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园区。推动小微企业园完善布局、优化运营,开展“一件事”集成改革,建设一批数字化园区。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完善集群生产、服务、配套体系,推动有条件的集群率先建设数字化集群。力争全年新评价建设制造业星级园区20个以上,新增小微企业园200个,创建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30个。

06聚焦产业竞争力提升  推进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

以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为重点,围绕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深化全球精准合作,组织落实“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根植化。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首台(套)示范应用联盟,组织一批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创新首台(套)装备遴选机制,认定一批首台(套)装备。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推动应用奖励政策落地;创新完善首台(套)产品保险补偿政策,建立保险费率分级浮动机制和分档阶梯补偿机制。加强新型创新体系建设,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投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建设一批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效应,组建若干创新联合体,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强化双循环区域产业协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设一批产业合作飞地。力争全年建设50个左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新增200项首台(套)产品,招引实施50项以上重点产业合作项目,建设50个左右省级产业合作“飞地”。

07聚焦企业融通发展  推进一批“五企”共育

围绕企业竞争力提升,实施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五企”共育,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培育体系。深化推进“雄鹰行动”,加快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培育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雄鹰企业。大力实施“雏鹰”计划、单项冠军培育工程,精准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链主”型企业等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名企”。深入实施“放水养鱼”行动,培育涵养优质税源。推进规上制造业企业管理对标评价和诊断,新认定一批省级管理提升标杆企业。壮大企业创新队伍,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企业科学家。力争全年动态培育雄鹰企业100家左右,新增单项冠军20家、隐形冠军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00家。

08聚焦质量品牌建设  推进打造一批“浙江制造”精品

引导企业实施质量精准化管理,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流程质量管控,推广工艺参数及质量在线监控系统,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及质量一致性。推动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争创各类政府质量奖。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与技术能力国际互认。实施“品字标”拓面提质行动,鼓励行业协会依托产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开展区域品牌创建工作。支持品牌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以参股、并购等形式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打造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浙江制造“名产品”。开展“浙江制造网上行”行动,加快推进浙江制造企业与网络平台深度融合。开展“店开全球”专项行动,推进内贸外贸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动浙江制造“卖全国”“卖全球”。全年传统制造业领域新制定“浙江制造”标准300项,新增浙江制造精品200项,新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150家,全年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0%。

 

                                                               来源:浙江经信(供稿 | 产业转型升级处)

上一页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教育厅 关于开展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随机抽查工作的通知
下一页关于申报“纺织之光”202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版权所有: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   浙ICP备06054880号
电话:0571-87039794 2880766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138号2号楼东5楼502室